“我觉得,新闻是润物无声地改变人的事业。◆■★◆■”在周文卿看来,较之物质层面的变现,新闻专业带给她的是社会量化标准之外,一种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活法,一个更加充盈的精神世界■◆◆★◆★,也给她提供了一个为社会群体发声的机会。
○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二等奖
“我们应该去寻找一份自己更想要的生活,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活法★■◆◆■。”康德的“人非工具论◆■■★◆”提到,人是目的,不是工具,找到自己的意义是很重要的。不给自己设限◆■,勇于探索每一种可能◆★◆■★,在行走中观察世界,体验生活◆★◆,找到自我。这是周文卿给自己的答卷。
在学业之余■◆★■,周文卿也热烈地拥抱多彩的生活,她喜欢画画、旅行、跑步、去森林公园散步,经常和朋友们同游。在这些活动中★■■◆,她总是站在不同的视角◆★◆■◆■,观察社会,拓宽自己的视野。
在一次清明节专题报道中,周文卿策划了一篇题为“我想对你说——写给再也见不到的人”稿件◆★,征集到的稿件中,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引发了她强烈的共鸣◆◆■★,在精心编辑的推文发出后,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条匿名消息“谢谢你★■”◆★★。对周文卿而言◆■◆★◆■,这是她作为新闻学子最幸福的时刻之一,这种被需要、被肯定的价值感值得她永远铭记。
○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二等奖■★◆★◆、“我心中的思政课◆■★■■”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一等奖
而一次采访聋人群体的经历,也让她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课本中所说的“到现场去■■■★◆”。“你不能只坐在电脑前依靠网上的二手资料,你必须接近现场◆★★。★◆■◆”她学习手语,采访聋人朋友和手语老师,戴上降噪耳机,走进医院和菜场,亲身感受这个被忽略的群体面临的困境。
○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,获评校2022-2023学年度“三好学生标兵”,总加权成绩排名年级第一
“焦虑着过是一天◆◆■★■★,平和笃定地过也是一天■◆★◆◆。不如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吧!■◆”早上没课■★★★◆■,就早起读书。上课时★★★★■,就认真听讲做笔记。努力带来的获得感,是周文卿勇敢向前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,是她活得真实的证明◆◆■,至于所取得的成绩,则更像是欣赏美景的途中顺手采摘的花朵。
与所有新生一样,周文卿也曾在大一陷入对大学生活的迷茫,但她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所属的方向★★◆★,在热爱中书写自我。在外人眼里◆★★★★■,周文卿总是那样的优秀、耀眼,但其实,她也会因焦虑而“压力山大”,★◆◆★■“有段时间,我总是担心自己时间平衡不过来■■■◆★★,焦虑得睡不着觉◆★◆★。”后来★■■,在一堂哲学导论课上,老师提到,生活就是过好每一天生活就是做好日常的每一件事情,正是这句话点醒了当时的周文卿★★■■◆◆。
不给自己下定义,以“热爱”而非“成绩”的标准去审视自己,是周文卿的态度。在这个“贴标签”盛行的时代◆■★★,她选择冲破桎梏■★◆,跳出框架,自由而全面地发展:因热爱,她阅读政治◆◆◆★★■、哲学■■◆、经济等各类书籍;因决心,她逐步尝试数据分析和美工设计★★;因心之所向,她奔赴各地开展专业实践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■◆◆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